世界滚动:冲上热搜!“离家的全国统一仪式”刷屏

青春湖北2023-01-27 18:06:53

近日

一条热搜让不少网友感触颇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离家的全国统一仪式是拔充电器#

1月23日,年初二

回聊城过年的王先生踏上返程

拔掉床头的充电器、打开导航

车子走出去很远

父母还在那看着......

王先生感慨称

自己“应该算是第一个拔充电器的了”

新的一年他希望父母身体健康

也希望自己能多赚点钱

有网友表示这是过年最不想刷到的视频

只有过年回家的人才知道

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

在重庆

男子回乡过年后要离开

走出去很远之后发现

爷爷还站在村口看着

久久不愿意转身

“想起小时候是自己跟爷爷奶奶一起站在村口

目送父母外出打工

如今长大只剩老人站在那里

送自己去上班,心里很感慨”

家人表达不舍的方式很简单

多站一会儿、多送一程

都是牵挂

1月26日

京珠高速孝感服务区

从河南确山返湖北武汉的蔚先生一家

车辆后备箱里塞得格外满

有南瓜,鸡鸭鱼肉等各种食品

蔚先生说

4年了他才回老家看望父母

只相聚了几天

返程前

父母拿出很多特产

将他的后备箱都塞满了

东西不贵

但是却能感到老人对子女的关爱

返程的后备箱里

永远都装着父母的牵挂

昨天(26日)

@四川观察 发布一则离家混剪视频

再度冲上热搜

视频中那些温馨又伤感的场景

让人动容

“一眨眼春节就快过完了,

大家收拾好行囊,

又踏上了离家返程的旅途,

酒没喝尽,话没说完,

许多事情还没做,

很多人还没有好好告别,

纵使万般不舍,泪在心田,

充电器一拔,

再见又是新的一年。”

@返程的你,告别是为了更好地重聚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为了与家人团聚,游子们从不同方向汇聚到“家”的地方。家里人也以各自的方式迎接游子们的回归,比如一名务工人员时隔2年回家过年,凌晨1点家人在门口迎接。这样的画面无疑令人感动。尽管春节期间团聚的时刻很美好,但也很短暂,部分游子从大年初二甚至初一就踏上返程之路,而离家的那一刻令人难忘。

“拔充电器”,这虽是一个小动作,但的确是很多游子“离家的统一仪式”。因为手机充满电,出行才能顺畅——便于导航、便于乘车、便于联络,而游子们“拔充电器”这个动作意味着与家人短暂的相聚到此结束,尽管心里很不舍、眼里暗藏泪水,但到了不得不分开的时候。大多数返乡过年的游子,将重新返回大舞台追寻梦想。

除“拔充电器”这个统一仪式外,还有其他离家的仪式值得一提。比如自驾车返乡过年的游子,离家时后备厢里总是要塞满家乡的土特产——既有经过工业化包装的农产品,也有父母等亲人亲手种植、加工的蔬菜、年货等。在流动的中国,这种离家的仪式极具分量与营养,已成为新“年味”的组成部分。

而且,游子离家、亲人送别也是一种统一仪式。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当游子们真正离家时,亲人往往送上一段路又一段路,即便所乘车辆走出很远,一旦回首就会发现父母等亲人仍在远处眺望,不肯留下背影。即使有的游子已返程,心里始终抹不去父母送别的身影。这便是亲情与故土共同编织的特殊情结。

无论是“拔充电器”,还是其他离别方式,尽管在父母与游子的心里都有“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但在大多数父母与游子的内心同时又是温暖的、自信的,因为他们都深知一点,游子离家是为了追寻梦想,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更好地相聚——为下次相聚乃至长期相聚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在外打拼的游子,部分驱动力就来自家乡的父母等亲人。正是因为父母一次次的迎接与送别,甚至离别时的眼神与叮嘱,都给游子们输入了能量,激励游子们通过打拼去改变个人命运和家庭命运。当很多游子都受到这种无形力量的驱动,就会激发他们去创造美好生活,如此一来,将会让相聚更容易,让离别更轻松。

希望每个踏上返程路途的游子都牢记叮嘱、一路顺风,也希望每个在家守望的父母少些牵挂、多些安心。 

你踏上返程路了吗?

记得离家前

抱一抱父母

为家乡拍张照片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